“云端”聚力,共話青春。7月23日下午,“百萬青年看祖國——江蘇行”連澳青年說活動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辦,江蘇連云港及澳門青年在交流中暢敘友誼,在對話中點燃青春。此次活動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主辦,連云港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共青團連云港市委員會、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揚子晚報承辦。
科研博士后、“水晶書記”
港城青年彰顯青春風采
活動中,四位來自不同行業的港城青年面向2023澳門大學生江蘇實習實踐計劃的蘇澳大學生們,分享了個人成長經歷以及對于“青年讓城市更美好”的認識。
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項目經理劉芝航是一名科研人員。分享中,劉芝航語言風趣幽默,引人入勝。從毫無目標的大四畢業,到堅定地選擇讀研,并且進一步深造成為博士,直至將“研發一款藥”作為自己的青春奮斗目標,如今,劉芝航的科研項目進展良好,他所研發的治療銀屑病的藥預計明年可以進入臨床研究。他說,自己的成長經歷就像伴風起飛的蒲公英,而如今的研發工作就是能夠讓自己“向下扎根,向上開花”的土地。
目前在江蘇省中醫院實習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澳門籍學生吳俊鈴告訴記者,劉芝航的分享帶給她極大的感觸。“我的目標一直是當一名好中醫,雖然有時會感到前路茫茫,但這并不會成為我前進的阻礙,我相信,有目標并且能一直堅持的人,與成功最接近。”
連云港東?h是知名的“世界水晶之都”。在東?h曲陽鎮,就有一位帶領全村致富的“水晶書記”趙中剛。趙中剛介紹,自己從揚州大學畢業后并沒有選擇留在城市工作,還是回到家鄉,成為一名農村創業者。創業并不是一帆風順,第一次創業時他選擇投資水晶制品加工,結果賠了50多萬。盡管很受打擊,但趙中剛還是重振旗鼓,再次出發。經過赴外學習、刻苦鉆研,趙中剛發現了加工天然水晶工藝品產生的邊角料“變廢為寶”的秘密,他用邊角料做成“水晶枕”“紫水晶床墊”等產品,敲開了創業的大門。如今,趙中剛是東?h曲陽鎮興西村黨總支書記,他積極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創業致富,而興西村也成為了一個直播帶貨“水晶不夜村”。
連澳青年云端“對話”
以青春之聲揚青年之志
嚴月梓是連云港市文化館的一名群眾文化工作者,同時,她還是“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的一名講解員。嚴月梓說:“我們不僅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更要把這種奮進力量化為精神動力,堅守好自己的崗位!”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博士研究生周要洪目前以清華大學研究生“骨干研修班”江蘇連云港實踐支隊支隊長的身份在連云港基層開展交流學習。他說:“我們希望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親身經歷與經驗為連云港市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活動最后,兩位澳門大學生進行了交流分享。目前在南京仲裁委員會辦公室實習的西南政法大學學生王錦源向連云港青年代表分享了澳門的風土人情,并且向江蘇青年發出邀請。“希望江蘇小伙伴也可以到澳⻔實習實踐,我⼀定⾮常樂于成為一名志愿者,帶領⼤家實地體驗澳⻔的⽂化。”
在川蓓教育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實習的澳門大學學生王雪婧介紹了澳門大學特色的全英教學和書院制度。同時,她還分享了近期的實習生活。“我所實習的單位是一家以長江江豚為中心的公益科普展館。這份工作最有意義的是向大眾科普宣傳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知識。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愿意讓利給生物,給生物生存繁衍的空間,是一種更博大的視角。”
本次活動由共青團連云港市委員會副書記楊維輝主持。楊維輝介紹,“我們更加熱切期待廣聚天下英才、共同創造現代化新港城的美好未來。歡迎更多的澳門青年扎根港城熱土,與港城青年一起共享機遇、共話合作、共謀發展,用火熱的青春在港城高質發展新篇章中書寫精彩人生、共創美好未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李晨 見習記者 顧茜敏
攝影 李想
校對 李;